春茶吐新蕊,瑶民采制忙。4月6日上午,早春的棉花坪瑶族乡排山坳村高山茶林间,歌声飘荡,欢笑声声。瑶家阿哥阿妹身背竹篓,穿梭在茶林间,双手灵巧地采摘嫩绿的茶心。此时,村支书兼凝山云雾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冯军才正在茶叶加工厂内巡查,关注翻炒、烘焙的每一道工序质量,同时等候茶农交售新采的鲜茶。棉花坪瑶族乡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坚持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精准扶贫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和精准设计,建强村级“主心骨”,发挥党员“排头兵”,以党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这是去年该村实施精准扶贫,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新茶采制的第二个春天。

排山坳村因村后山岭成排而得名,山高路陡,交通闭塞,常年云雾缭绕,海拔在600米以上,全村202户,808人。无集体经济,但素有种茶的传统,是省级扶贫村。

在这早春的季节,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着名茶专家徐超富再次受邀来到排山坳村指导瑶胞们制茶。加工厂内,鲜茶的叶香四处弥漫,春天的气息更加清新。徐超富教授手捧嫩绿的茶叶爱不释手,欣喜的说:“茶叶生长在高山云雾中,具有天然花果甜香的品质口感,这是工艺制造不能替代的。这个精准扶贫项目选得准!”。早在去年,棉花坪瑶族乡党委、政府就邀请徐超富教授来乡、村培训缺茶叶技术贫困户160人、茶叶种植户200余人次,让贫困户、种植户真真实实学到茶叶生产方面的知识。

当天上午11点,高山茶林中仍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瑶家阿妹冯爱凤竹篓中的嫩绿渐渐累了起来,守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又能管家理事,她显得格外高兴:“早上六点多钟天刚亮就上山采茶了,收茶是按斤计算的,每斤可卖到35元,每天可摘到100多元。虽然辛苦,但多摘收入就会多一些,勤劳致富嘛!”。
下午5点,合作社热闹起来,交售茶叶的瑶胞排起长龙。冯军才跟工作人员忙碌起来,收茶验货,开称付款,汗水中收获着欢乐。一天下来,合作社付给茶农1.7万元,共收鲜茶486斤。
展望未来,冯军才信心百倍:“今天只是开始,今后一段时间来交售鲜茶的茶农会更多。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排山坳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400多亩,去年毛利润有20多万元,今年在设备和技术加大了投入,每天可加工200多斤鲜茶,毛利润有望突破100万元。下一步将打通排山坳与柑子园基地道路,进一步扩面达到3000亩,同时加快商标注册的进度,提升茶叶品质,全面进入市场!”。
2012걨ָ